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司法局 > 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索引号: 51341600B12840218U/202402-00016 组配分类: 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机构: 亳州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2023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2-23 发布日期: 2024-02-23
索引号: 51341600B12840218U/202402-00016
组配分类: 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机构: 亳州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2023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2-23
发布日期: 2024-02-23
关于2023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3 09:06 信息来源:亳州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2023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一是突出政治统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落实政法工作条例,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党委全面述职制度、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督察反馈制度。召开党组会议29次,局长办公会议13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121项。二是突出理论武装。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精心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召开全体人员会议6次、党组会议4次、中心组学习会议4次、集体学习会议12次、交流研讨会议7次,班子成员实地调研13天16次,撰写调研报告6篇,检视解决问题14个。三是突出纪律规矩。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优设基层支部、优配党务干部、优化工作机制,打造“红色走廊”、抓好“红色阵地”、用活“指尖课堂”,成功创建“五星基层党组织”“五星远教站点”。

(二)法治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利辛县被命名为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蒙城县“5+N”矛盾化解会商机制被命名为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一是高位部署推动。2023年,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建设事项4次,市委书记杜延安批示19次,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批示12次,召开依法治市委会议和依法治市办会议11次。大抓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市、县、乡三级主要负责同志应述尽述。蒙城县被确定为全省领导干部述法考核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机制试点县。二是清单闭环推动。建立法治重点问题季度清单交办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把关审定,按标准验收、按规定销号。全年交办事项116项,按期完成100%。将依法治市委、依法治市办、各专项小组下发的法治建设文件、制度、方案,细化分解成任务清单489项,每月调度、压茬推进,顺利完成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中期评估。三是专项落实推动。常态化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政机关履行给付义务核查兑现、党政机关未结执行案件排查清理行动,解决问题36个,兑现资金2236万元。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242个。精心组织“法治为民办实事”10项。评选市级年度法治事件10个、法治人物10名。对接上海市奉贤区司法局,签订社区矫正、律所共建等多份合作协议。四是巡察督察推动。落实省委第六巡视组巡视反馈法治问题整改,3个问题当年完成2个,正在推进1个。整改完成2022年省法治督察反馈问题33个、省司法厅年度考核反馈问题7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问题5个开展2023年度市县法治建设实地督察,整改问题21个。

(三)立法质效持续提升。一是突出立法重点。适应行政改革时代要求、人民美好生活现实要求、重点新兴领域迫切要求,制定《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亳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2部,《亳州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3部,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工作,对《养犬管理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二是提升立法质效。出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办法》《立法咨询员管理办法》,确定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10家,聘任市政府立法咨询员20名。健全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把好立项关、起草关、审查关、备案关、评估关。三是加强立法统筹。出台《重要法规草案起草小组“双组长”制度实施办法》《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办法》,加强政府立法与人大立法协同。统筹做好立改废释工作,清理 51件,废止30件、修订21件,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14件。

(四)依法行政持续深化。一是规范行政决策。修订《亳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公布市、县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2023版),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721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1139条。二是改进行政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行政执法评议办法(试行)》《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办法》《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指引》等文件制度,制定6类项目、24项内容、60个标准组成的“行政执法评议通用指标”。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评查行政执法案件1730件,调整行政执法主体245家。2023年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81.5%,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组织行政诉讼败诉问题整治行动,2023年行政机关败诉率9.7%,低于全省12.7%的平均水平,较上年下降11.2个百分点。三是提升服务效能。调整2023年度88家单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目录清单712项,确定“4+6”产业集群行政检查事项清单、30类民生项目“综合查一次”清单、312项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33项不予行政强制清单、103项从轻处罚清单、2546项行政违法行为处罚清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四是深化府院联动。完成2023年“府院联动”工作要点》《2023年“府检联动”工作要点》确定的任务。坚持一个平台管执法,上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系统”,全要素录入执法行为54188起。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572件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其中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235件,出庭率41.1%,较上年提高33.9个百分点

(五)平安防线持续巩固。一是全力捍卫政治安全。深入开展政治安全风险排查,把矫正对象、刑释人员、律师群体等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反渗透反恐怖反破坏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全力稳控重点人群。2335名社区矫正对象,见面核查率100%,身份刷证率99%,手机定位成功率95%以上。组建帮教小组2407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53人次,解决具体问题105个,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涡阳县诈骗类矫正对象管理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对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建立安置帮教基地7个,过渡性基地1个,13372名安置帮教对象持续稳定,211名涉黑涉恶人员有效落实帮扶责任。2023年全省安置帮教业务技能竞赛,我市荣获集体二等奖。三是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高质量实施司法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90个司法所副科级所长配备率98.9%。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517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7家,有调解员7724。建设“百姓评理说事点”1531个,培育“法律明白人”16058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总体创建率60%以上。持续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助推治理现代化”“千村百镇调解大讲堂”活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51342件,调处成功率98.7%。完善涉企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成立五个法律服务团,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309名律师走访企业646家,组织法治培训283场次,撰写法治体检报告317份,预防化解法律风险1220个。持续推进调解和解工作,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率28.1%,仲裁案件调解率51%。四是全力攻坚信访案件2019年以来的投诉举报和信访案件大起底、大化解、大督办,重点案件主要负责同志包保,建立“1+3”化解责任制;一般案件分管负责同志牵头、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组织全程介入。省交办的9件信访事项全部按期化解,息访率100%,没有1件反复

(六)法律服务持续便民。一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突出重点内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党校年度教学计划、各级各类培训班必学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组织宣讲300余场次,网络平台刊发信息130期500多条,近4万个农村大喇叭录制习近平法治思想音频内容17期。采用“1+9+9”模式组织“宪法宣传周”活动,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800余场次,举办《民法典》知识竞赛,4万多人次在线观看。突出重点群体。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46部、法律法规54部。组织2万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党内法规网上测试,参加人数、考试通过率再创新高。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创建活动,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宪法小卫士”活动人次连续5年领跑全省,典型经验全省推广。突出载体创新。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漫画、征文、手绘作品征集活动,完成法治文艺作品800多部(幅、篇),打造“法治公交”流动普法风景线,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模式,“亳州普法”抖音号运营1年,发布视频481条,播放量突破1亿,2023年三次荣获全国三等奖。6月13日,我市普法宣传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蒙城县被推荐为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全国共50个)。二是全面完成公法服务规划指标。落实《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规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服务规范》《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实现“6个100%”。印发实施《亳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持续提升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服务能力。成功组织1300名考生参加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692名考生参加两批次主观题考试。3名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获司法部表彰。三是超额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办理法援案件8185件,完成年度任务的110.6%,为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4217万元。受理农民工案件1452件,为2813名农民工讨薪2643万元。组织“法援惠民生·服务弱势群体”“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接待咨询17650人次。7月5日,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市法援中心负责同志被推荐为全国先进个人。是扎实做好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工作。深化仲裁内部治理机制改革,设立仲裁员职业道德委员会,调整仲裁员34名,制定仲裁员选定、案件办理、质量规范、责任追究等系列制度,统一裁定书、调解书、决定书标准规范。全年办案670件、增长7.9%,涉案标的7.55亿元、增长36.8%,收费604万元、增长17% 。实施公证便民10项措施,公布15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建立乡镇(街道)公证联系点、配备信息联络员294名,省公证协会在全省推广。全年办证22790件、增长38.6%,收费1151.59万元、增长23.3%。聚力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5家鉴定所全部通过司法部、省司法厅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全年办理司法鉴定8952件、增长37.7%,收费910.67万元、增长47.4%。

(七)创新举措持续涌现。一是法治宣传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法治副校长工作考核评价,围绕10个重点领域,细化38个核心要求、97个具体指标,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创建活动。实施领航、培育、实践、护航“四大工程”,开展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市。7月2日,《法治日报》专题报道。二是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市县同步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案件审理委员会,任命本级行政复议员,建立“月度管理、及时提醒、即时督办、定期通报、部门联动、监督追责、激励考核”七项制度,推动主要负责人“出庭出声、出解出彩”。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科被推荐为全国先进集体。三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涡阳县“五字经”调解法,蒙城县“七字”解纷工作法、“三色”分级调处法,利辛县“三聚焦”工作法、“三级八步”工作法,谯城区望闻问切“四诊”工作法、“四级联调”工作法等,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在亳州,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四是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行清单引领,建立行政处罚、不予强制、从轻处罚、免予处罚、综合查一次“五个清单”,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五是律师行业管理工作,建立“三指引四清单”(投诉办理指引、行政处罚指引、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管理工作指引,律师事务所责任清单、律师执业负面清单、违法违规行为清单、免罚清单);制定律师分布表、分组使用图、《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统筹使用制度》,“一表一图一制度”,分组管理、协作配合,节约集约、统筹使用。

(八)政治生态持续优化。一是推进“五型”机关建设。开展政治型、规范型、进取型、和谐型、清廉型“五型”机关建设,深化“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组织落实“五大”要求、检视突出问题大讨论活动。二是开展“六项能力”提升行动。落实“忠专实、勤正廉”要求,实施政治能力、业务能力、严实能力、担当能力、公正能力、廉政能力“六项能力”提升行动,政治生态、基层党建、业务工作、群众满意持续向好。三是加大综合素能培训。2023年,先后组织6场755人次培训班,开展“8+1”业务技能竞赛,持续提升律师、司法鉴定人、公证员、基层司法所长、法治建设工作者、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明白人理论素质、专业素养,规范各项工作。四是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建立科室任务周安排、科长工作月晾晒、重点事项季调度机制,以业绩争英雄、论英雄。2023年,向省以上报送信息稿件805篇、增长142%,居全省第1位;其中省司法厅采用131篇、增长150%,居全省第1位;省以上新闻媒体采用475篇、增长198%。4月份、6月份,省司法厅装备保障、科技信息工作现场会分别在我市召开。

二、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揽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立足一个统筹、围绕两大目标、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四项职能,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展现司法行政机关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一)“一个统筹”。发挥依法治市办、依法行政办、法宣办等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的牵头作用,规范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定位,细化分解任务、闭环推动落实,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督察考核、压实责任,履行好统筹协调检查督促职责。

(二)“两大目标”。第一是整体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按照“抓重点、出亮点、见实效、走在前” 的要求,带着目标干、带着情怀干、带着责任感、带着境界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在皖北走前列、在全省站前排。第二是奋力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从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等方面全面检视、全面规范、全面提高,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亮点,积极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三)“三个重点”。第一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认真贯彻《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严格兑现行政执法“五个清单”,扎实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和行政复议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全力营造让企业投资放心的法治环境。第二是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平台、健全服务网络,建强服务队伍、改进服务方式,加大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协作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第三是打造司法行政铁军。按照“五个过硬”要求,认真贯彻“忠专实”“勤正廉”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深化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四)“四项职能”以更高质量推进行政立法、以更实举措改善行政执法、以更高要求维护社会稳定、以更优标准提供法律服务,全面履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罚执行、公法服务相关职能,把长板加长、底板加厚、短板补齐,力争业务工作出新出彩、重点工作走在前列,努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783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司法局 联系方式:5606778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8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