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6-10 17:22
信息来源:亳州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周继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创建以人民调解为中心的调解架构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机制化系统化有力推动以人民调解为中心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体系建设,有效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市88个乡镇、1354个村(社区)委员会均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全市现有9086名人民调解员,其中专职调解员共有1861人。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为269名;村(社区)调委会共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1393名。全市行业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共54家,共配备专职调解员199名。个人调解室29个,建设“百姓评理说事点”1531个。年均调解案件超过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持续开展“两大一防”专项攻坚活动,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着力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专项活动,集中化解了一批典型突出的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安全稳定。2024年共调解案件54949件,调解成功54677件,调解成功率达99.5%。2025年1-5月共调解案件17872件,调解成功率达98.5%。
(二)不断加强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持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积极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加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亳州市司法局人民调解组织备案工作办法》,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大力推动行政调解队伍建设,努力建造一支懂政策、专业强、业务精的行政调解队伍。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大提升行动,通过案卷评查、业务培训、互学互评等方式提升业务能力。2024年共开展培训90余场次,近一万人参加培训。
(三)完善联动融合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和诉讼等多种纠纷化解方式的衔接联动,做到程序有效衔接、力量有效融合。制定《亳州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一站式”调解专家咨询库,为全市疑难复杂案件提供专家咨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一站式”调解工作机制。印发《亳州市“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手册》,用于指导全市“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建设工作。创新推出“周末村居法庭”,通过开展巡回审判、“菜单式”普法、“以案说法”等活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依托“一村一法官”工作模式,与当地乡镇街道及综治中心衔接配合,共化纠纷解难题,助力基层治理,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就地解决。
(四)创新亳州特色调解品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六尺巷”工作法,结合亳州本地历史文化,创新“上善若水”、小马扎议事会、法治小院等特色调解品牌,柔性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其中“上善若水”调解法入选2024年全国50个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安徽电视台、安徽法治报等多家省级媒体作专题报道。整合司法行政力量、社会力量与数字技术,行程社会治理合力。司法所牵头建立“调解联动平台”,实现纠纷线上分流;引入社会调解力量、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团队提供支持;充分运用“智慧调解”APP,群众可一键申请调解并跟踪进度,2024年运用“上善若水”调解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121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蒙城县岳坊镇创新和运用“亲听公明快好净”七字解纷工作法,通过有效排查、公正调处、快速化解、回访巩固,全流程介入村级矛盾纠纷,有效破解治理难题。曾获得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行政能力服务示范镇、安徽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等荣誉称号。
(五)建立非诉纠纷调解指导员工作机制。2024年,亳州中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关于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的规定,出台关于建立非诉纠纷调解指导员工作机制的方案并下发至各基层人民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建立并落实非诉纠纷调解指导员工作机制,各县区法院选取本院审判调解经验丰富、调解效果好、富有热情的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担任非诉纠纷调解指导员,对接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提高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规范调解行为,助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2024年全市已选派非诉纠纷调解指导员263名,对接1017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乡镇矛调中心等。
(六)依托综治中心,持续推进规范化建设。一是推动人民调解委员会融入各级综治中心。2025年以来,按照统一部署,系统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进驻同级综治中心,统筹建立职能部门全面配合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架构体系。二是不断健全市县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推动各级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功能融合,结合“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两大职能”,落实高危警情、信访维稳矛盾化解等各类情报信息的预警研判、协调调度、督办问责“三大工作机制”。三是不断完善各类专业调解制度机制建设。持续深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成立以调解能手、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部门业务骨干、行业技术人才和其他热心人民调解事业的专业人士为主的234名人民调解专家库。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力度。建议成立由乡(镇)综治中心牵头,协调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民政办等职能部门参与,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年度考评机制,建议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在对县区、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年度工作考核的分值。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人民调解员选任条件,调整、充实、积极吸纳“两代表一委员”、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老干部、教师等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构成结构。
(三)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指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注重岗前培训和年度培训。深化法律知识,系统地传授《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精进调解技巧,不断提升调解员专业素质。
(四)加强调解指导,进一步增强调解能力水平。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诉调对接、调解纠纷等业务;充分发挥基层法庭与当地司法所、乡镇(街道)及综治中心等衔接配合,做好政策与法律支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指导方式,促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进一步增强调解能力水平,助力群众在综治中心反映的矛盾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得到实质性化解。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助推平安亳州建设。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0558-5606790
亳州市司法局
2025年6月10日